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路军岭与李微雪、韦世强等课题组密切合作,协同利用金属—载体相互作用和原子限域,首次设计出一种高密度、抗积碳镍铜“动态三原子”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,并在富烯烃气氛中乙炔和1,3丁二烯选
【引言】铜基电催化剂在催化CO2电还原方面具有独特的形成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能力。然而,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价值产品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,以及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。在实际应用方面,通过改造催化剂组
银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用于光催化和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。然而,尚未有工作证实其对于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为甲醇具备高活性。5月12日,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课题组在学术期刊GreenEnergy&
有机-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,成为近年来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,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提高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。由于钙钛矿材料具有快速成核和结晶的特点,简单的溶液涂布工艺很
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(记者董瑞丰)一边是碳达峰碳中和,一边是经济社会发展,如何齐头并进?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表示,科技是保障二者同时实现的关键,碳达峰碳中和将检验并催生一系列科学结论、科学方法以及技
记者4月17日获悉,南开大学陈军院士领衔完成的“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”项目,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自然科学一等奖。钠离子电池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极具发展前景,然
科技日报合肥3月28日电(记者吴长锋)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,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闫文盛教授研究组与孙治湖副研究员合作,通过磁性金属原子精确可控掺杂的策略,实现了二维石墨烯的室温铁磁性。研究成果
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之路,遭遇的一个“拦路虎”就是热机械不稳定性,即电池在热循环中容易开裂、分层、破损。3月12日,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,该校固态离子与新能源技术团队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热
锂电池目前面临着高成本限制带来的挑战,这主要与价格飞涨和过渡金属(TMs)需求增加有关,尤其是Co,Co是广泛使用的商用正极的核心材料成分,如LiCoO2、LiNixMnyCo1−x−yO2和LiNi
近年来,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,对于污染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。其中毒性污染物因其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。毒性有机污染物通常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物,不仅具有稳定的结构,可以在环境中
全文速览针对目前大多数可见光响应的(氧)氮化物(如TaON、Ta3N5等)光催化材料电荷分离偏低、CO2还原活性不佳以及稳定性不足等问题,本文以TaON为研究对象,采用化学方法在其表面先包覆均匀致密的
科技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(记者刘霞)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《科学》杂志撰文指出,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催化方法,将很多塑料内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转化成了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,后者是很多工业化学品和消费